听大学教授讲讲考古那些事儿

考古人是如何工作的?考古和盗墓有何区别?


听大学教授讲讲考古那些事儿


听大学教授讲讲考古那些事儿


 

“我本来是个狂热的文学青年,最大的理想是当个作家。但在高考前夕,无意中读了一本叫《千古之谜》的长篇小说,一下子对考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能谁也想不到,眼前这位炎炎夏日坐在城市书房里给孩子们娓娓道来考古那些事儿的教授,与考古结缘竟是因为一本书。


周新华教授,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历任浙江省博物馆学术部主任、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副院长,现为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教授、茶文化学科负责人,硕士生导师,兼任杭州市文史馆特约研究员。


从与考古结缘的故事展开,周教授从考古的寂寥到“爆火”的发展历程讲到“考古究竟是干什么的”,以“难解难分的盗墓与考古”进行收尾,从考古调查到野外发掘,从室内整理到出版报告,给孩子们科普了考古工作的完整流程。


此外,他还讲解了盗墓与考古的异同,周教授从文物法讲到《盗墓笔记》,用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展开思考。


今年暑假,商报实践营和杭州图书馆携手为小记者们送上写作福利:4场精心策划的讲座,邀请4位不同领域的作家做主讲嘉宾,他们将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经验,为大家带来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的讲解,内容涵盖绘本、国学、人文素养、考古等多个领域,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启迪智慧的平台。


本场活动由杭州图书馆、浙江大涵文化主办,城市客厅•杭州书房承办,每日商报小记者实践营协办。在考古讲座之后紧接“上场”的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带来的《红楼梦里的教育漫谈》,8月9日开展线下活动,报名请留意“教育实践”公众号推送。


商报记者 夏莹


听大学教授讲讲考古那些事儿


小记者投稿


考古那些事儿


今天,我来到了杭州图书馆负一楼城市客厅的杭州书房,有幸见到了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历任浙江省博物馆学术部主任的周新华老师。


讲座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盗墓贼和考古人员的区别”这一话题。在考古工作中对墓葬的发掘,绝大多数都是被动的发掘,主要出于两种情况:一、墓葬已经被盗,此时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墓葬信息,考古工作者才会进行发掘。所以,我们总感觉好像考古工作者经常跟在盗墓贼的屁股后面跑。考古工作者往往不是不知道墓葬在哪,而是不想挖,因为不挖才是最好的保护。二、为了保护地下的文化遗存,比如墓葬就要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无论是修路、盖楼还是修地铁,都要打很深的地基。在此之前要去发掘,把文物先保护起来,考古工作者极少对墓葬进行主动挖掘。


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培忠先生曾说:“考古不写报告等于花钱买破坏,比盗墓贼还坏。”因此,发掘工作结束后,考古工作者必须整理报告,详细地把各种信息都给记录下来,所以发掘只是考古工作的一部分。整理报告所花费的精力往往比前期发掘的工作要多得多,周新华老师的工作就包括整理报告,并详细记录各种信息。《稻米部族》《良渚梦寻》等都是他出版过的书,真了不起。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娄祎涵


指导老师:钟莉军


考古有说法


考古是一门很容易被人误会的学科。有人说考古很“土”,因为考古学家整天跟土打交道。可实际却大相径庭:在过去,考古被称为人类学,在欧美国家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学习呢!


周教授说,现代考古的历史可追溯到1921年,那一年在河南渑池首次发掘出了仰韶文化。但考古向来是没多少人关注的,所以也渐渐边缘化了。直到21世纪,考古突然“火”了,先是2020年一位高分女孩报考了北大考古学,接着是2021年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将考古推向了新一波热潮。


那么,考古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说白了就是证明、修改和补充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近年来考古学家检测出秦始皇陵附近土中含汞量显著超标,证实了司马迁的说法。1974年在西安发掘的兵马俑,补充了《史记》中的空白。《史记》中还说长平之战中白起活埋40余万人,2020年在山西发现了长平之战的尸骨坑。通过考察,考古学家发现不仅人数根本没有40万,而且一些是被砍死,一些是被射死,只是部分被活埋,并不是全部活埋。在《阿房宫赋》中说项羽火烧阿房宫,但在人们发掘出来的遗址中,并没有发现火烧土,说明项羽根本没有烧阿房宫。而且没有发现瓦当,说明当时阿房宫还没有建成。


再说说考古和盗墓的异同,这两者都是挖洞,且都使用洛阳铲。盗墓是非法的,并没有一定的挖掘模式,因此很容易使物品受损。而考古先要挖成5×5或10×10的方块,再从上往下分层挖,还需要第一时间记录,需要极大的耐心。最主要的区别还数动机不同,考古是为了探究历史,而盗墓一般是为了挖宝、政治报复,或者厌胜。


我们应该如何防盗墓呢?一起来看看古人的做法吧!1、不封不树,让你找不到墓;2、铁椁石壁,就算你找到了也进不去;3、积石、炭、沙,让你一进去就被埋没;4、藏机怒、伏火、放毒烟,打得你措手不及。还有一种比较迷信的做法,就是写咒、贴门神,让神灵来助阵。


总而言之,考古是一门神圣的学科,希望我国能在考古事业上走得更远,发现更多历史的奥秘!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洪悦


考古鉴真伪


考古——魅力十足,它能发现历史,鉴别历史。今天在周老师的引导下,我打开了考古大门,了解了许多考古趣事。


你们知道吗?大家熟悉的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活埋赵军四十万人可能是假的!考古队员在高平发现疑似长平之战尸骨坑,里面的尸骨大多数从身体上看都是被枪杀或者刀杀的。而且你想想,四十万大军,杀他们要多少人,他们怎么会好好等着你来杀呢?所以,一些史料不一定完全对,而考古可以鉴别它。还有项羽火烧阿房宫是错的!因为考古队员没有在遗址上发现瓦当和红烧土。


周老师告诉我们,做考古工作,非常需要细心和耐心,一定要做好观察记录,尤其是图片记录。有一次周老师和其他考古队员挖到了一个壶,里面还有金灿灿的麦穗,真是天大的发现,像刚放进去的一样。于是他们赶紧去报告,但是他们不知道麦穗一遇到空气就氧化了,倒出来的麦穗变成了炭黑色,一碰就碎,幸好之前第一时间拍照记录了。


说到考古,你们一定会想到盗墓。盗墓的动机一般都是为了盗取金银财宝。然而古人有一种盗墓动机叫厌(yā)胜,认为战争时去盗取敌国的坟墓 ,能“压气破势”。典型案例为元灭宋后,藏僧杨链真伽盗挖绍兴南宋六陵,将猪犬骸骨与南宋帝王骸骨混杂,真是我们的奇耻大辱。而曹操也去盗过别人的墓,但是天道轮回,他的墓后来也被别人盗了。


考古趣事还非常多,还有许多故事等我去发现和了解。


商报小记者(杭州福山外国语小学)王知语


转载于《每日商报》

https://hzdaily.hangzhou.com.cn/mrsb/2024/07/31/article_detail_3_20240731A156.html






最新动态